1.坯
坯,pī,在陶瓷术语中,坯指那些没有烧过的瓷器、陶器等。通常一件器物制作好、素烧前都可以称为坯,坯也是一件器物成型以后混沌初开的形态,具有极强的可塑性,是一切陶瓷艺术变化的基础。
2.釉
釉,被称作陶瓷的外衣,我们伸手触摸陶瓷表面,那层光滑,反光的就是釉面。釉本质上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,是用矿物原料(长石、石英、滑石、高岭土等)和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,经过研磨制成釉浆,施于坯体表面,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。
为陶瓷上釉能增加陶瓷制品的机械强度、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,还有美化器物、防水、便于拭洗、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。
3、颜色釉
颜色釉,是釉的一种,含有某种氧化金属的釉,焙烧后,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,故称“颜色釉”。
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,在一定温度与气温中烧成,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,成为颜色釉。
传统颜色釉有: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;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;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。
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,青色的如:豆青、影青、粉青、龙泉天青等;红紫色的如:祭红、郎窑红、均红、玫瑰紫、美人醉、釉里红、火炎红等;黄色的如:钛黄、象牙黄、蟮鱼黄、粉黄等。
绿色的如:翠绿、孔雀绿、金星绿、哥绿等;黑色的如:乌金、铁锈花、无光黑。其他还有结晶釉、窑变花釉、茶叶末、钛花釉、裂纹釉、唐三彩、龙泉釉、蜡光釉、金砂釉、变色釉、霁蓝釉等。
4.单色釉
单色釉也称“一色釉”、“纯色釉”或“一道釉”。单色釉瓷器烧成后只呈现出一种颜色,简单干净,如青釉、红釉、黄釉、黑釉、绿釉、蓝釉和白釉等。
单色釉瓷器虽然颜色单一,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“美到极致是自然”这一境界的经典诠释。
5.复色釉
复色釉瓷与单色釉瓷对应,即同时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釉的瓷器,叫做复色釉瓷,它相对单色釉瓷有着更灵活的变化,在审美着色上有更多的发挥空间,搭配陶瓷匠人们的创意,时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6.陶瓷彩绘
陶瓷彩绘,顾名思义就是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,也是瓷器中常见的装饰手法,我们所能看见的瓷器上的装饰图案几乎都由陶瓷彩绘技法所制。
陶瓷彩绘主要分为:釉下彩瓷、釉上彩瓷两大类。
许多人认为陶瓷彩绘距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,但其实陶瓷彩绘被广泛应用在我们生活的各处,不仅在家庭用具上出现,在地铁站、公园等公共场合中也经常被当做装饰来使用。
7.釉下彩
釉下彩瓷工艺相对复杂,需要先在素坯上彩绘之后,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釉,经过在窑中 1300℃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。
而釉下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,但当时只是用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到瓷器上起到装饰作用,还没有人会刻意地绘制纹饰。
真正意义上的釉下彩绘瓷出现在唐代,当时湖南长沙窑的工匠们以氧化铁、氧化铜为彩料在素坯上绘出不同的图案或写上文字、诗句。
我们生活中带有图案的餐具大多为釉下彩所制作。
8.釉上彩
釉上彩,是在釉面上进行彩绘的技艺,釉上彩瓷需要烧制两遍才能制作出来,罩上釉烧制第一次之后开始绘制纹饰,再重新入窑进行第二次烧制。
釉上彩的第二次入窑需要经过600℃—900℃的温度烘烤,这样既不会让釉融化,又可以让彩绘融入到釉面中。
釉上彩最早出现在宋代,顺应人们的喜好演化出许多工艺,像斗彩、五彩、粉彩、珐琅彩都被当时的人们广泛应用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与釉下彩不同,釉上彩不能当作餐具使用,因为高温的食物有可能会让彩料融化,附着在食物上,吃进肚子里,对人体造成伤害。
9.斗彩
斗彩是指瓷器彩绘的一种工艺,流行于江西景德镇等地。
它是在坯体上,先描绘图案轮廓,施透明釉,高温烧成后,再在釉上以各种彩料填绘,经低温彩炉烘烤,最后成型。
由于它的彩绘方式分釉上彩、釉下彩两部分,有拼逗之意,故称为“斗彩”或“逗彩”。
斗彩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彩相结合的工艺,令历代鉴赏家赞叹不已,受到行家的热衷与追捧。
10.粉彩
粉彩瓷是清代宫廷创烧的一种彩瓷。
制作粉彩工艺,需要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,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,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。而粉彩瓷正是凭借浓笔艳抹、富贵豪华的特色在清代瓷器中别具一格。
1.坯
坯,pī,在陶瓷术语中,坯指那些没有烧过的瓷器、陶器等。通常一件器物制作好、素烧前都可以称为坯,坯也是一件器物成型以后混沌初开的形态,具有极强的可塑性,是一切陶瓷艺术变化的基础。
2.釉
釉,被称作陶瓷的外衣,我们伸手触摸陶瓷表面,那层光滑,反光的就是釉面。釉本质上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,是用矿物原料(长石、石英、滑石、高岭土等)和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,经过研磨制成釉浆,施于坯体表面,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。
为陶瓷上釉能增加陶瓷制品的机械强度、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,还有美化器物、防水、便于拭洗、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。
3、颜色釉
颜色釉,是釉的一种,含有某种氧化金属的釉,焙烧后,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,故称“颜色釉”。
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,在一定温度与气温中烧成,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,成为颜色釉。
传统颜色釉有: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;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;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。
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,青色的如:豆青、影青、粉青、龙泉天青等;红紫色的如:祭红、郎窑红、均红、玫瑰紫、美人醉、釉里红、火炎红等;黄色的如:钛黄、象牙黄、蟮鱼黄、粉黄等。
绿色的如:翠绿、孔雀绿、金星绿、哥绿等;黑色的如:乌金、铁锈花、无光黑。其他还有结晶釉、窑变花釉、茶叶末、钛花釉、裂纹釉、唐三彩、龙泉釉、蜡光釉、金砂釉、变色釉、霁蓝釉等。
4.单色釉
单色釉也称“一色釉”、“纯色釉”或“一道釉”。单色釉瓷器烧成后只呈现出一种颜色,简单干净,如青釉、红釉、黄釉、黑釉、绿釉、蓝釉和白釉等。
单色釉瓷器虽然颜色单一,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“美到极致是自然”这一境界的经典诠释。
5.复色釉
复色釉瓷与单色釉瓷对应,即同时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釉的瓷器,叫做复色釉瓷,它相对单色釉瓷有着更灵活的变化,在审美着色上有更多的发挥空间,搭配陶瓷匠人们的创意,时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6.陶瓷彩绘
陶瓷彩绘,顾名思义就是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,也是瓷器中常见的装饰手法,我们所能看见的瓷器上的装饰图案几乎都由陶瓷彩绘技法所制。
陶瓷彩绘主要分为:釉下彩瓷、釉上彩瓷两大类。
许多人认为陶瓷彩绘距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,但其实陶瓷彩绘被广泛应用在我们生活的各处,不仅在家庭用具上出现,在地铁站、公园等公共场合中也经常被当做装饰来使用。
7.釉下彩
釉下彩瓷工艺相对复杂,需要先在素坯上彩绘之后,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釉,经过在窑中 1300℃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。
而釉下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,但当时只是用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到瓷器上起到装饰作用,还没有人会刻意地绘制纹饰。
真正意义上的釉下彩绘瓷出现在唐代,当时湖南长沙窑的工匠们以氧化铁、氧化铜为彩料在素坯上绘出不同的图案或写上文字、诗句。
我们生活中带有图案的餐具大多为釉下彩所制作。
8.釉上彩
釉上彩,是在釉面上进行彩绘的技艺,釉上彩瓷需要烧制两遍才能制作出来,罩上釉烧制第一次之后开始绘制纹饰,再重新入窑进行第二次烧制。
釉上彩的第二次入窑需要经过600℃—900℃的温度烘烤,这样既不会让釉融化,又可以让彩绘融入到釉面中。
釉上彩最早出现在宋代,顺应人们的喜好演化出许多工艺,像斗彩、五彩、粉彩、珐琅彩都被当时的人们广泛应用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与釉下彩不同,釉上彩不能当作餐具使用,因为高温的食物有可能会让彩料融化,附着在食物上,吃进肚子里,对人体造成伤害。
9.斗彩
斗彩是指瓷器彩绘的一种工艺,流行于江西景德镇等地。
它是在坯体上,先描绘图案轮廓,施透明釉,高温烧成后,再在釉上以各种彩料填绘,经低温彩炉烘烤,最后成型。
由于它的彩绘方式分釉上彩、釉下彩两部分,有拼逗之意,故称为“斗彩”或“逗彩”。
斗彩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彩相结合的工艺,令历代鉴赏家赞叹不已,受到行家的热衷与追捧。
10.粉彩
粉彩瓷是清代宫廷创烧的一种彩瓷。
制作粉彩工艺,需要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,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,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。而粉彩瓷正是凭借浓笔艳抹、富贵豪华的特色在清代瓷器中别具一格。